创新城市管理,助推**发展
——2012年**城镇管理工作巡礼
**,武陵山中一颗冉冉升起的璀璨明珠,在科学发展的历史征程中,努力开拓创新,坚持按照“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为取向,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推进城镇建设大提速,工程质量大提高,城镇管理水平大提升”的工作思路,不断强化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积极开展“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省级文明县城”创建活动,城市的形象和品位不断提升。如今,这座人文景观独特、民族文化厚重的宜居城镇充满了灵秀、质朴而典雅的无穷魅力。
重建设,固本强基完善城市功能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建设,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书写着城市发展的崭新篇章。开发建设新城区,合理改造旧城区,今年投入资金10多亿元,启动五大工程。总投资3亿元的四星级酒店项目建设已完成工程量的2/3,民族广场及地下商城项目建设已完成1/3。对老法院至贡水一桥、县林业局至老客运站、原东方龙公司三个旧城区片区进行改造升级。兴隆大道、工业大道、莲花坝沿河北路全部重新进行绿化、亮化、美化。
在扮靓城市的同时,大力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建设,努力提高宜居宜业环境。“两桥两路”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建成莲花坝小区安置道路、行政服务中心大楼周边道路、马家坪小区道路,完成椒园、和平集镇的供水管网建设。总投资1.26亿元的城区主干道黑色化、贡水一桥加宽工程如期完工。启动高速公路连接线和**教育城建设。
着力打造特色集镇,宜居村庄。卸甲坝、水田坝、伍家台等一批民族风情彰显、山水风韵独特、充满绿色生态魅力的宜居村庄破茧而出。
城在山中、山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魅力**正以其秀美的山水风光、独特的土苗风情、精致的城镇面貌,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观光的新看点,武陵山区休闲娱乐的新焦点。
抓管理,市容环境明显改善
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城市管理的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形象和城市品位的提升。今年以来,**县围绕打造“畅通、洁净、靓丽、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以实现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社会人本化、城乡一体化”为目标,科学决策、疏堵结合,深入开展以“私搭乱建、道路拥堵、垃圾围城、广告杂乱、立面破旧、沿街为市、绿化缺失”为重点的市容环境专项整治和市容环境美好示范路创建活动,并逐步实现“六个延伸”,城区的市容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一个个城管难题得以顺利破解。
强力整治“两违”建设,制定《**县城市规划区内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行为处理办法》,由县政府牵头,从城管、规划、国土、公安和水电等部门抽调人员成立县“两违办”, 清理“两违”建筑224处,已处理39户,处罚金310余万元,拆除“两违”建筑12处共2040平方米。
治理交通拥堵,完善道路交通标识线,划定停车位,设置标识牌,采取定人值守和流动巡查等方式,疏理交通秩序,清理车辆占道/及/乱停乱放,教育纠正违章行为。
加强环卫保洁的日常精细化管理,坚持全天候清扫保洁,生活垃圾及时清运,城区主干次道的机械化清扫率达50%,垃圾无害化处理95%以上。完善环卫基础设施,添置200个可分类投放的果皮箱,改造升级垃圾中转站,设置环卫工人休息室。规范建筑工地管理,专设了卸甲坝建筑垃圾填埋场,严格清运管理,实行定点清运。
治理广告杂乱,出台《**县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严格户外广告的审批程序,统一规范户外广告设置的内容和格式。依法清理违规设置的各种广告、匾牌,收缴、拆除影响市容的跨街广告。以星光大道建材一条街、民族风情街为典型的户外门头广告,既统一规范,又各具特色,令人赏心悦目。
制定城区立面破旧专项整治计划和方案,组建专班开展日常巡查和清理,清除城市“牛皮癣”。严格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要求各单位保持临街建筑物墙面整洁、屋顶干净,以及临街无违章建筑物,由县“两办”牵头按月督查。
加强沿街为市治理,规范管理市场经营秩序。集中整治城区路口的占道经营以及商店出店经营行为,治理了河滨广场、华鑫广场车辆乱停乱放、商业促销等占用公共空间、影响市民出行和休闲娱乐的行为,并设立警示牌,安排专人值守。同时,立足长远抓好专业市场的规划与建设,建成了星光大道建材市场一条街,在莲花坝大派公司旁修建了集中洗车点,设置了“夜市一条街”、“年货集中交易市场”、“清明祭祀用品市场”,实施城区农贸产品市场的整体集中搬迁,集建材加工、副食品批发、休闲娱乐和大型停车场于一体的民族地下广场建设如火如荼。
积极开展园林绿化建设,以“省级园林县城”创建工作为抓手,投资120余万元补植绿化缺失严重的建设路、民族路等地行道树、绿化带,行政服务中心大楼周边绿化、莲花坝带状公园建设雏形初现,积极开展拆墙透绿和屋顶添绿工程,8个县直单位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式单位。
建机制,提升城管科学化水平
一面是下大力气的综合整治,一面又是心思缜密的精细管理。数字化、网格化这些现代城市管理手段,在**县这个美丽的山城开出了绚丽的花朵。
实施数字化城管建设。开通12319城市管理信息平台,与110实况监控体系、社会管理应急调度指挥中心实现资源共享,建立主动发现、高效处置、科学评价的城管新机制。同时借助《**论坛》、《网络问政平台》,畅通与市民双向互动渠道,听民意,排民忧,解民难。
开展城管进社区活动。继续推行网格化管理,实行管理重心下移,开展城管进社区、进单位活动,通过“队员进社区、宣传进社区、服务进社区、执法进社区”等多种方式,实现城市管理由被动管理向主动服务、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的转变。
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建立了城市管理检查考评奖惩机制,将其纳入对各乡镇、县直各单位的年度考核范畴。建立了市场化运作机制,将“牛皮癣”清理、园林绿化、渣土运输等作业逐步实行市场运作。建立了城市管理门前“五包”责任制,爱护家园,从我做起,逐渐成为每一个市民的文明习惯。整合交警、城管、运管等部门力量,开展联合执法,集中整治城区车辆乱停乱靠、随意调头、沿街揽客,非法营运等行为,大城管的服务格局逐步形成。
狠抓队伍素质建设。加强城管队员政治思想教育、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和岗位业务技能培训,按季度组织检查测试,并将检查考试结果纳入个人年度绩效考核。成立了督察室,拟订《机关工作规则》、《督察实施细则》和《量化考核管理办法》等各项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形成了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头上有责任的管理机制。定期召开干部作风整训活动,严格执行“三先一不” 、“五个一”/ 城管服务亲民模式,涌现出“全国三八红旗手”黄先碧、州劳动模范肖安平等一批先进典型,在6.26特大洪涝灾害的救灾战斗中,城管队伍不怕牺牲、冲锋在前、敢于胜利,连续奋战几昼夜,取得了抗灾救灾的阶段性胜利,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交口称赞。重视城管文化建设,积极参加州住建委组织的“庆祝建州30周年”篮球赛、县政府举办的龙舟大赛和县直机关工委组织的庆祝建党92周年党史知识竞赛并获佳绩。
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创新, **县的城管体制进一步理顺。我们将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 提高业务水平, 锻炼纪律作风,牢记“树立亲民形象, 构建和谐城管”的理念宗旨, 努力做到亲民执法, 构建服务城管;规范执法, 构建法治城管;文明执法, 构建和谐城管。
科学发展凝聚人心。35万**人民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谋发展之策,鼓发展之劲,聚发展之力,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努力建设开放合作、更有活力的**,经济繁荣、更具实力的**,特色鲜明、更富魅力的**,环境优美、更为宜居的**,平安稳定、更加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