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邵阳 宜居家园
这是一座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古韵之城。跨越了2,500年的历史长河,演绎了城市从无到有、走向成熟、趋于经典的沧桑巨变。
这是一座山环水复、开拓铸新的活力之城。历经了依水而居、傍水而建、沿河发展、跨江扩展的空间嬗变。
这就是令人向往、梦想激扬的山水邵阳、 宜居家园。
蓄势发
邵阳位于湘中偏西南、东望衡山、南依武陵、西障雪峰,资江横贯南北。辖3区7县2市,常住人口650多万,面积2.1万平方公里,居湖南第二。至2021年末,邵阳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72)平方公里,城市人口(72)万人。“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一带一路、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承建设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深入实施,为邵阳加快发展、富民强市,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谋之变
邵阳是沪昆、二广,两条运输大通道的节点城市。已发展成为新兴的交通枢纽城市、湘中湘西南重要的先进加工制造业基地和现代产业集聚区。湘桂地区重要的商贸物流基地。湖南省域中西部地区重要的新兴增长极。
谋划十四五。邵阳市委市政府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出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坚持“稳进高新”工作方针,兴产业、强实体、抓改革、扩开放,积极融沪入昆高铁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着力打造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和优势产业集聚区。
邵阳着力构建水、陆、空、铁,互联互通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以沪昆高速、二广高速和呼北高速为主干,打造三纵三横两连的高速公路网状型结构。以沪昆高铁、呼南高铁、怀邵衡、洛湛线为骨架,打造三纵三横二连的快速铁路米字型结构。以一东一西两支线机场为核心、以多个通用航空机场为点,打造特有的航空网络。以资江水系及其支流为基础,重点发展7个港口设施。
中心城区,规划15横19纵的方格状主干道骨架系统。依托高速外环、快速环线及东、南、西、城快线,构建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东部城市群道路体系。大跨度、全覆盖,高密度综合发达的交通网络无缝对接。邵阳将打造成为全国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市域、城镇形成“一群一圈”、“一主两副多节点”轴线拓展的空间结构。东部城镇群,湖南中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规划建成湘中湘西南地区智能制造现代产业集聚地,生活舒适、生态良好的美丽城市群。西部生态圈,打造世界著名旅游胜地,湖南西南部生态屏障。
一主、两副、多节点。一主:即市域主中心-中心城区与新邵县城同城化;两副:即市域副中心,分别为武冈市区和邵东市城区。多节点:包括7个县域片区中心。
轴线拓展:依托交通通道形成三主、两次、一环的城镇布局结构。中心城区加快产城融合。规划到2020年,建成核心城区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100万的双百二型大城市。按照“东进为主、北拓为次、西联与南延为辅”的发展方向。规划形成“两带、三轴、四片、多组团”的空间结构。
两带——资江风光带:承担绿色开敞空间、公共服务、休闲娱乐、生活居住等功能;邵水风光带:打造城市古今风貌的特色景观带。
三轴——分别为东西向空间发展轴、南北向空间发展轴及城市中心景观主轴。
四片——中部片区:重点发展居住、商业、金融、服务等功能,优化资江南岸、邵水沿岸及老城区用地功能布局,突出滨江特质;南部片区:依托老城区沿邵水两岸南延,成东西两大片,规划布局市级行政、文化、体育、商业、金融、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打造新的城市中心区;东部片区:大力加快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规划建设产业新区。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加速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等产业,打造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产业园区和现代物流园区;北塔片区---重点发展现代生活性服务业,规划建设文化旅游产业、大型游乐场,发展以旅游服务业、居住和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为重点的北部新城,形成中心城区新标志性地区,促进中心城区与新邵县的同城化建设。
多组团——各功能片区内,形成多个既相对独立又联动发展的功能组团。规划构筑与邵阳中心城区功能组团发展相适应的交通体系、规划建设三环线快速路系统,实施公交优先政策,规划结构合理、换乘完善、可达性高的城市轻轨、快速公交、大运量、快速公交系统。构建不同层次的等级功能合理的公共交通线网结构,实现中心城区功能组团间方便快捷联系。
梦启航
一个崭新的邵阳梦正从这里点燃,升腾激荡。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将承载着邵阳人民的热切期盼,为建设现代化新邵阳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谱写新篇章,开创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