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中秋节的简介
女声配音:(正常语速)
中秋节
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中秋节。因为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亮,所以中秋节又叫做“月夕”,“八月节”。在这一天,人们会借天上的圆月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因此,中秋又称“团圆节”。
011字词(有磁性的男声配音,字词语速缓慢、发音清晰;句子的语速正常。)
011-1秋
011-2秋天
011-3秋季
011-4秋风
011-5思念
011-6团圆
011-7身在外地,他们非常思念家里的亲人。
011-7中秋的月亮象征着家庭的团圆和美满。
011-8因为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亮,所以中秋节又叫做“月夕”,“八月节”。
011-9因为……,所以……。
011-10因为今天事情多,所以没有去。
011-11因为下大雪,路被封,所以很多人不能回家过年了。
02中秋节的由来
02-1童声配音:(很空旷的效果,用三个儿童稚嫩的声音念儿歌,有回声的效果)
中秋夜,亮光光,家家户户赏月忙。
摆果饼,烧线香,大家一起拜月亮。
分红柿,切蛋黄,赏罢月亮入梦乡。
乘火箭,月宫逛,看看嫦娥和吴刚。
配音要求:女声配音,语速较缓慢。
02-2女声配音: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
02-3女声配音: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
02-4女声配音: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风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02-5女声配音: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031中秋传说之嫦娥奔月
配音要求:女声配音,语速为中速,用讲故事的口气。
031-1女声配音: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031-2女声配音: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031-3女声配音: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031-4女声配音: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就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031-5女声配音: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031-6女声配音: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太阳西下,彩云飘在天边,后羿回到家,在家门口,侍女便向他哭诉着。)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已逃走,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031-7女声配音: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听说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032中秋传说之吴刚折桂
配音要求:男声配音,语速为中速,用讲故事的口气。
032-1男声配音:相传,在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生长着繁茂的桂树。树下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在他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
032-1男声配音: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
041中秋节的风俗——赏月
配音要求:女声配音,语速为中速。
041-1女声配音:中国自古就有“秋暮夕月”的风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041-2女声配音: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041-3女声配音: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042中秋节的风俗——吃月饼
配音要求:男声配音,语速为中速。
042-1男声配音:中国人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风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042-2男声配音: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
042-3男声配音: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
042-4男声配音: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
042-5男声配音: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作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051-1诗词欣赏
配音要求:男声配音,语速为中速,朗诵出这首词的意境来。
051-1男声配音:
《水调歌头》
(宋)苏东坡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051-2译文
配音要求:男声配音,语速为中速。
051-2男声配音:
明月从何时才有?手持酒杯来询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年是哪年。
我想要乘御清风归返,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琼楼玉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冷落、风寒。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殿怎比得上在人间!
转过朱红楼阁,月光低洒在绮窗前,照到床上,人惆怅无眠。
明月不该有什么怨恨,却为何总在亲人离别时候才圆?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以来难以周全。
但愿离人能平安康健,虽远隔千里,仍能共享月色明媚皎然。
051-3字词(有磁性的男声配音)
011-1醉
011-2醉鬼
011-3陶醉
011-4阙
011-5宫阙
011-6婵娟
052趣味汉语
052-1字
052-1-1女声配音:
秋:
qiū(拼出音来)
禾部
部外笔画为4画,总笔画为9画
左右结构
指四季中的秋季。
秋天:指秋季。
秋风:指秋天的风。
052-1-2女声配音:
醉:
zuì(拼出音来)
酉部
部外笔画为8画,总笔画为15画
左右结构
指饮酒过量,神志不清。
醉鬼:指讥称经常喝醉的人。
陶醉:沉迷;过分爱好。
052-1-3女声配音:
阙:
què(拼出音来)
门部
部外笔画为10画,总笔画为13画
半包围结构
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泛指帝王的住所。
宫阙:指宫殿。
052-2.词
052-2-1女声配音:
思念:想念;怀念。
身在外地,他们非常思念家里的亲人。
052-2-2女声配音:
团圆:(夫妻,父子等)散而复聚。
中秋的月亮象征着家庭的团圆和美满。
052-2-3女声配音:
婵娟:(1)(姿态)美好,多用来形容女子。(2)月亮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目录的配音:(女声配音)
01中秋节的简介
011字词
02中秋节的由来
03中秋节的传说
031中秋传说之嫦娥奔月
032中秋传说之吴刚折桂
04中秋节的风俗
041中秋节的风俗——拜月与赏月
042中秋节的风俗——吃月饼
05知识拓展
051“中秋节”诗词
051-1赏析
051-2全篇译文
052趣味汉语
052-1字
052-2词
052-3句子